■■■■■
说到书画纸之乡,1996年千佛岩景区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它以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艺术手法,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夹江手工造纸继承和发展蔡伦造纸术的悠久历史及其对文化的贡献。
从万咏崖过天生桥,就到了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这里原是关帝庙旧址。
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是全第一家手工造纸博物馆全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它前临青衣江,后枕千佛山,依山傍水,占地1.2万方米,建筑面积2058方米。
博物馆分四个展厅
功垂千古作范后昆
古泾流风蔡伦纪念馆
馆藏文物和实物标本2300多件
陈列有数百个品种的古今外名纸
全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夹江书画纸作品
第一展厅功垂千古,以文物图画和实物标本,展现了纸前时代人类记事的各种方法和造纸术在的发明发展。
进门首先看到的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的塑像,并有再现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图画。
这些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人类记事的材料木方竹简。到这里追溯历史的痕迹,说起都是献给世界的宝物!
下面分别是元代竹料纸明代印书纸和清朝道光年间的纸张。
第二展厅作范后昆,以夹江手工造纸的工具原料等实物,表现了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据了解,造纸大致可分为七十二道工序,十五个环节。
其包括砍竹麻脱青捣竹子上篁锅洗灰漂白除砂抄纸榨纸刷纸上墙等工序。造纸工具则包括料池篁锅石臼或石碾纸槽纸帘大壁纸架等。下图是造纸用以蒸煮竹子的木制篁锅,样子像蒸米饭用的蒸笼。据说,每年到了5月砍竹子时,人们就边喊号子边围着篁锅填料,一般的篁锅能装两三万斤原料竹子,最大的篁锅据说能装下10万斤竹子!
蒸煮的时间一般一次一,还要反复地发酵,清洗,然后才能捣碎和抄成纸,再贴在墙上阴干。现在,篁锅被高压蒸锅代替了,一批原料只需蒸煮一天时间,大大缩短了造纸工期。
造纸场景
第三展厅古泾流风,展示的是夹江造纸的悠久历史,以及夹江生的各类纸品纸加工品和使用夹江纸的各类书画作品报刊等。其,最有价值的是明代以手工造纸的86个品牌130多个花色样纸,张大千30年代在夹江研制改良并监制的大风堂造书画纸和古契约也弥足珍贵。下图是清代夹楮chǔ,纸的代称年画和咸丰年间的夹楮古契约。
据介绍,从隋唐初创到明清兴盛,夹江竹纸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声名大噪。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的夹江县志载竹纸粗精大皆备皆售之下南川等地,精者用作书签,粗者用作神楮。康熙年间,夹江竹纸被御点为贡纸。乾隆年间,夹江竹纸又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下图是清代夹江奉敕特制的科举考场文闱卷纸样张。
抗战时期,夹江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地,量之多,种类之繁,品质之佳,技术之精,均为全之冠。在这一时期,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先后两次到夹江马村大槽户石子清石良家,一同研制新纸。试纸成功,画家试笔后赞之曰乾隆帝用的纸也不过如此
有了宣夹二纸,堪称二宝,将夹江纸提升到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地位。为纪念大千先生对夹江纸所作的贡献,夹江县人民政府把经过他改制后的书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下图是用夹江宣纸绘就的竹乡晴岚图。
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首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2008年,文化部又正式授予夹江县为书画纸之乡称号。
今天的夹江,全县仍有古老造纸作坊一千多座,造纸人口数万,年手工纸3千吨左右,以保持传统工艺最为完整量最大品种最多而闻名外。下图是夹江手工纸个时期量表。
第四展厅是蔡伦纪念馆,塑有蔡伦坐像,据说,夹江人把造纸之师蔡伦奉为纸乡之神。馆内还有碑刻,纪念蔡伦以及为纸乡做出贡献的人们。
文章编辑乐山旅游
文章源综合网络